close

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將文創視為重點產業,台灣雖擁有豐沛文化創意能量,卻多屬微型企業,業者很難整合資源,只能以打群架模式西進大陸市場。台灣文創產業聯盟協會日前邀請成功經營大陸市場的台灣連鎖品牌,與文創業者互相交流,期望未來能創新合作模式。

台灣吉而好總裁侯淵棠表示,台灣文創常被認為應是古代文化或是民國初年復古風格,但他認為,文創業者在每天生活中融入創意,可以創造出很大的能量,像周杰倫的歌、方文山的詞就是文化創意的呈現。

他認為,中國大陸因改革開放,中產階級的消費力量逐漸提升,但仍只選擇香奈兒、LV等歐洲精品,不選擇台灣品牌,但這兩年,他發現大陸人開始接觸台灣產品,連台灣水他們都覺得比較好喝,台灣廠商商機無限寬廣。

商品化 激化行銷能量

台灣文創業者如何與台資連鎖企業合作共創商機?

侯淵棠說,文創業者可以音樂、畫作、設計產品等形式協助連鎖業者提升品牌價值,要讓創意成為生意,除了商品,更需要提供生意模式。

畢竟中國大陸和台灣是截然不同的市場,所以當地化、市場化,了解顧客的滿意度,口味也必須符合大陸消費者喜好,兼顧當地品味很重要,不能曲高和寡。

他也建議,文創業者進入大陸市場後,仍要隨時維持自己的創意本質,最好不要一次將牌全部出盡,保障核心技術,才能長久生存。

大陸文創園區近年來不斷地拉攏台灣業者進駐,侯淵棠提醒,成立文創園區者有的是炒作地皮商,一些園區地點過於偏僻,找文創者進來只為炒地皮,談合作時一定要謹慎小心。

以花蓮一品香為例,創立至今已有15年以上歷史,全台灣約56家加盟門市,董事長陳瑞昌認為,台灣中小企業若要西進大陸發展,必須有步驟和計畫。

他自己就先在大陸設立微型辦公室,藉此了解當地餐飲實際運作模式。而經過一年考察發現,大陸資本市場比台灣更發達,也認知台灣品牌到大陸發展一定要有資金支撐,才會有力道開店。

規模化 台灣味正飄香

陳瑞昌不諱言,找資金歷程經歷近半年時間,還花錢聽大陸創投論壇演講;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,他因此找到合作對象,2010年獲得創投和多位國際著名企業家注入4,000萬美元,在上海成立餐飲管理公司,推出「吞雲小蒔」品牌,主打台灣風味餐飲和小吃。

有資金之後,接下來是尋覓人才。陳瑞昌邀請擁有多年大陸工作經驗的合作夥伴一同開創事業;今年新菜單,也讓上海團隊到台灣如九份、日月潭等地參觀,希望他們能將台灣特色融入菜單之中。

兩岸人才聚攏加持,陳瑞昌去(2012)年底在大陸開出40家分店,大部分在北京、上海等一級城市。

他以開拓大陸市場經驗建議,文創產業若西進,創意和文化要變成財富離不開規模化,若能和連鎖服務業結合商業發展,如店頭設計、商品陳列或品牌意象等,到大陸發展應會順遂許多。

老麥婚紗攝影文化董事長麥燦文多年前因緣際會,成為幫藝人拍宣傳照的知名攝影師,後來他自己創業,將拍藝人的專業技巧拍攝一般民眾,因他拍攝的婚紗照能讓拍照者呈現最自然的自己,打破拍婚紗照既定框架,一傳十、十傳百,口碑因此建立。

差異化 原創力建口碑

當大家都將婚紗店開在北京著名的金街、銀街,他卻反其道而行,選擇在北京一家舊電線電纜工廠的倉庫開張,許多同業當時都笑他「頭殼壞去」,但他認為文化創意就是忠於自己,不需要跟風模仿他人。

麥燦文以精緻高級手工訂作禮服為營運重點,10萬元、2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都有,人們依然慕名前來倉庫挑衣服,沒被價格嚇跑。

還因為有客人詢問是否可到希臘愛情海拍攝婚紗照,讓他想出將婚紗照結合旅遊的創新經營模式,攝影團隊曾經遠赴英國、法國、長灘島等地為消費者拍照。

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說,從老麥婚紗攝影文化的例子,可看出創造差異性十分重要,大陸客人在金街、銀街消費多年、了無新意,到倉庫選購衣服反而饒富興味;台灣文創廠商若希望在大陸成功經營,應打造出新環境和新創意給顧客,有創新才會產生差異化。

資料來源:經濟日報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微型辦公室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仁娜 的頭像
    仁娜

    資訊分享

    仁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