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
就在騰訊與阿里巴巴國內大戰春節紅包之際,蘋果谷歌、三星電子也紛紛向移動支付領域加碼擲出動作:三星收購移動支付創業公司LoopPay,谷歌則集結運營商、銀行、終端廠商等組成聯盟,對抗風頭日盛的蘋果Apple Pay,同時,雙方又呈現競爭與博弈。由此,一場由蘋果、谷歌和三星三大巨頭纏斗的移動支付跑馬圈地戰正愈演愈烈。

蘋果發力Apple Pay的頻頻動作,無疑讓Android陣營感受到了威脅。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,谷歌計劃在今年5月舉辦的I/O開發者大會上推出新一代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,與Apple Pay展開競爭。

與此同時,谷歌還在籌備一個聯盟推廣谷歌錢包支付服務,該聯盟將集結終端廠商、電信運營商、銀行機構和支付網絡等各方力量,並且谷歌還將對運營商、銀行等給予補貼,以獲取他們的支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谷歌錢包應用早在2011年就已上線,卻一直未能打開市場,一方面是由於用戶使用習慣尚在培養中;另一方面美國多數的運營商在開發自己的移動支付,對谷歌錢包並不感冒。此番醞釀大動作,不得不說,競爭對手蘋果對谷歌的施壓成為重要驅動力。

除了谷歌,身為Android陣營領頭羊的三星也開始出手。日前,三星斥資收購了LoopPay公司,與谷歌錢包、蘋果Apple Pay支援采用的NFC(近距離通信)技術不同,LoopPay服務將相容支援所有的銀行卡和支付終端,由此三星的野心可見一斑。

觀察人士指出,移動支付是巨頭們的必爭之地,因為它是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,一旦消費者移動支付習慣養成,對廠商將有舉足輕重的意義,不僅可以更好地完善生態閉環,提升用戶黏性,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市場話語權和競爭力。

各懷心思

盡管蘋果是Android陣營的共同“敵人”,但Android陣營內部,三星與谷歌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,尤其是三星,向移動支付領域發力,大有甩開Andorid“大家長”谷歌單干的意思,二者未來或不可避免地在移動支付領域兵刃相向。

北京商報記者在梳理三星電子近來的季度財報時注意到,截至2014年四季度,三星電子已連續五個季度出現凈利同比下滑的局面,這主要是擔綱營收主力的智慧手機業務銷售低迷。如何扭轉局面成為擺在三星面前的難題,Galaxy手機硬體創新乏力,盡管三星大膽嘗試了曲面螢幕,但因技術不成熟而收效甚微。

對於三星等廠商的嘗試,TMT資深分析師曾韜直言:“現在手機領域創新的黔驢技窮,讓廠商鋌而走險采用不成熟的新技術,可能會得不償失。”

在這種情況下,對三星來說既無奈也是必須的一招,則是從其較弱的軟件服務領域尋求突破,收購LoopPay意圖也就不難理解了,一是直接抗衡Apple Pay,延續二者在智慧手機市場的雙寡頭競爭;二是減輕對谷歌Android生態的依賴,為構建自己的生態體系鋪路。近一年多以來,三星就在不斷發力Tizen系統,盡管尚未在手機領域站穩腳跟,但打造自身生態的需求卻越來越迫切。

可以預見,三星打起自己的小算盤,與谷歌的合作也有可能出現矛盾與罅隙,這給蘋果與Android陣營的競爭也帶來了不小的變數。

共同難題

由於移動支付仍處在初步發展階段,尚未步入大規模普及和爆發,因此無論是蘋果、谷歌、三星,還是亞馬遜、英特爾等其他在此領域版面的廠商,都有占據市場制高點的機會。

目前來看,蘋果的優勢主要在於其對iOS生態體系及終端設備較強的掌控力。除此之外,中國移動[0.28%]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,蘋果Apple Pay對銀行既有業務並非顛覆或革命作用,更多地將實體卡片虛擬電子化,因此比較容易獲得銀行卡組織與銀行的支援和采用。

而三星的優勢將取決於能否在NFC之外帶來移動支付的創新發展,使既有的支付體系在不需要花費太大改造成本的前提下鋪開。谷歌Google Wallet手中的籌碼則在於掌控Android生態的力量,擁有眾多的終端廠商。

需要指出的是,蘋果、谷歌、三星等在謀求撬開移動支付“金礦”的過程中,還普遍面臨著一些共同難題。首先是資訊安全,這影響著用戶移動支付習慣能否盡快養成;其次,當下主流采用的NFC支付要達到規模普及,是一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的產業鏈,除了智慧手機等終端支援,還需要與之協作的收費終端,即POS機。牽涉力量主體眾多,如何實現有效的整合,是擺在欲染指移動支付市場所有廠商面前的難題。

資料來源:news.cnyes.com/20150226/%E4%B8%89%E5%A4%A7%E5%A4%96%E8%B3%87%E5%B7%A8%E9%A0%AD%E5%90%84%E6%87%B7%E5%BF%83%E6%80%9D%E7%BA%8F%E6%96%97%E7%A7%BB%E5%8B%95%E6%94%AF%E4%BB%98-094550417307310.shtml?c=us_stk

"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手机Pos机
    全站熱搜

    仁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